保定有个“救命”儿科微信群 协助医生成功救治多名患儿
10月18日下午,保定市第七医院儿科PICU的抢救室里,空气异常凝重。患儿小峰(化名)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发憋明显,情况万分危急。就在此时,医生通过一个由保定市儿童医院建立的微信群,将患儿以最快的速度由当地转诊到保定市儿童医院,继而转至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孩子最终转危为安。前后不到一天的时间,这个救命的绿色通道为何如此高效?这个微信群为何如此神奇?还得从头说起。
18日下午15时20分许,保定市儿童医院医务科职工冀虎忽然看到“儿科一家亲”微信群里闪出了一条信息:“求助,我院一患儿发憋明显,查肺CT提示左肺阻塞性肺气肿,左主支气管狭窄,异物待查外,情况危急……”还配有一张患儿的CT照片。冀虎看到后,立刻拿起电话,一方面与第七医院医生联系转诊,一方面安排市儿童医院相关科室积极准备仪器。当天下午17时20分,患儿被送至保定市儿童医院PICU,医生们立即为他进行了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
当天晚上21时许,呼吸科主任冀超玉来到PICU病房为小峰做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检查结果提示气管狭窄,气管外组织压迫可能性大。这就是患儿发憋明显的主要原因,但需到北京儿童医院进行进一步辅助检查,患儿家长焦急万分。PICU主任王志华向院长助理陆进汇报了患儿的情况,陆进当即电话联系到北京放射科专家,专家建议患儿到北京儿童医院进一步行增强CT检查。虽然北京儿童医院病人多、床位紧,但考虑到孩子病情危急,且是由托管单位保定市儿童医院转送,遂克服困难为小峰预留了床位。
次日清晨,大雾弥漫,医院车队积极与高速部门联系,查问路况,终于,小峰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平安稳妥抵达了北京儿童医院,接受了治疗,脱离了危险。
在这次转诊过程中,作为医院之间进行沟通的小小微信群“儿科一家亲”起了很大作用。而这个微信群,正是在2016年的4月25日,由保定市儿童医院的工会主席许静建立的。目前,群成员已经发展到291人,遍布保定地区各级医院儿科医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诊所等基层儿科医疗单位,成为保定市儿科联盟的重要组成和延伸。
“当时建这个群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患儿,尤其是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紧急的孩子。目前很多高危患儿都是通过微信群进行转诊的,随时关注群里的消息也已经成为我们的工作常态,”许静表示,像小峰这样的危重患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准确诊治及时安全的转诊,得益于医疗联盟的深入合作。通过纵向整合和横向支撑构建高水平、资源共享、互联互通、运转高效的儿科医疗服务联盟,重点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方针的指导下,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更好的为病人服务。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我们努力前行。”